作为河南省唯一被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城市,安阳高新区踔厉奋发、破茧成蝶,近两年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国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国家级双创基地、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首批河南省“智慧岛”等28项称誉。
展望未来,安阳高新区将继续秉持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紧紧围绕装备制造和先进钢铁材料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大数据融合创新未来产业等进行超前谋划,聚力打造“中国棉都”、先进钢铁材料“一软一硬”两大产业,以更为强大的集聚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河南、现代化安阳做出新的贡献。
林林总总的建设工地、忙忙碌碌的科研人员、层出不穷的科技创新成果……深秋时节,安阳高新区处处传递着项目快速推进的信息,时时律动着科技创新发展的脉搏。
以占安阳市0.6%的土地面积,完成该市32%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拥有26%的专利和45%的技术交易量,作为河南省唯一被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城市,安阳高新区踔厉奋发、破茧成蝶,近两年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国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国家级双创基地、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首批河南省“智慧岛”等28项称誉。
回首过往,安阳高新区始终紧扭“双创”开关,全力打造产业、创新、开放、人才与效益五大高地,拓展了一条后劲十足的创新之路……
培优主导产业
强力夯实双创根基
今年年初,科技部公布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安阳高新区先进钢铁材料制造产业集群晋级“国家队”,成为“国”字号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
“关键材料不突破,先进制造就是空中楼阁!”精品钢量产后,安钢冷轧又将研发目标瞄准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硅钢。在原有镀锌生产线的基础上,安钢冷轧用时一年多就自主研发出了全世界唯一的镀锌技术无取向电磁新材料生产线。
为进一步打造精品钢及新材料全产业链,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安阳高新区聚焦高科技、瞄准高端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让产业结构“优”起来。根据规划,2022-2025年,安阳高新区将支持安钢冷轧完成80万吨无取向电磁新材料和200万吨高磁感取向电磁新材料成品生产线。目前,安阳高新区扶持凯地电磁靓丽转型,成为拥有400多个电磁铁品种,产品占据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30%国内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复星合力10年潜心研发,成为拥有105项国家专利、参与14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今该企业成功牵手上海复星集团,成为集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研发、制造、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公司……
思路一变天地宽。虽然地处内陆,安阳高新区却始终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在开门纳贤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安阳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中亚办事处,筹建中国安阳高新产业转移孵化基地;安阳高新区企业豪克航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合作,多个产品成为国内市场单项冠军;锻压数控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研发,成为锻压领域4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制定单位,客户遍布德、美、英、印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达30%,成为安阳高新区递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国内一大批高含金量企业纷纷向安阳高新区抛出橄榄枝。例如,园区企业利华制药与广东溢多利、园区企业合力冷轧与上海复星、园区企业艾尔旺与上海雅本化学、园区企业安钢冷轧与安银先导、园区企业佳友非晶与北京安泰、园区企业鑫盛机床与南通国盛等进行合作,从企业到产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变强,带动产值税收呈几何式增长。
突出科技引领
充分赋能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是国家高新区的金字招牌,发展富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离不开智库支撑,因此要用好创新外脑、建好创新平台、营造好创新生态、激活创新内生力。
高校院所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顶天立地”的生力军。在安阳市,中国农科院棉研所、安阳师院、安阳工学院等一所五校全部集聚于安阳高新区,为该高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近年来,安阳高新区依托一所五校持续开展合作,与一大批园区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开展人才交流和实施技术攻关。例如,大诺科教等企业与安阳师院科研团队合作,在科技研发、工艺设计方面产生质的飞跃。
为统筹高端创新资源,营造创新发展生态,安阳高新区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全国高校院所、专业机构、高端人才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例如,引进国家数控中心平台,实现40余名博士与园区开展柔性合作,服务安阳市及周边装备制造企业200余家,通过智能化改造、高端数控系统研发配套等带动企业增加效益近亿元,40余套设备替代进口;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专家教授作为产业顾问,为安阳高新区乃至安阳市在新能源、电机电控等领域带来新发展、新突破;与河南省红旗渠工业创新发展研究会合作,为智慧岛建设的决策咨询、项目论证、人才评审、团队入驻提供服务与保障;与高端人才直接合作,成立邓中翰院士工作中心;以河南省招才引智大会为契机,引进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团队,并与安阳嘉和机械有限公司成功签约玄武岩纤维装备产业化项目,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玄武岩纤维及制品研发、生产线成套装备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新型产品产业化于一体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此外,安阳高新区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禀赋,承接安阳“智慧岛”建设,成功挂牌河南省首批标准化“智慧岛”。
连年来,为持续激励创新创业,安阳高新区在实施安阳市科技政策“金十条”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逐年增加科技投入,一项项真金白银使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广聚八方英才
得人才者赢天下
人才是创新制胜的根本。为成就高新大业,安阳高新区不拘一格求人才用人才,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制定激励政策,对现有企业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实施重奖;全面推进“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和“一岗一房”政策的落实,强化人才组织体系,对引进人才在落户、购房、生活、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社会服务等各方面落实补贴和保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开展基地实训、人才订单培养;全面推进“人才 项目 产业”模式,通过吸引、服务、集聚高层次人才、引进优质项目,使人才与产业互促共生。
与此同时,安阳高新区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付广为核心,推进棉花全产业总部基地项目建设“安阳棉都”;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为核心,推动安防、视频终端设备产业落地,支撑安阳智慧城市建设;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为核心,开展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安阳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以海外人才单明焕为核心,助推艾尔旺公司成为全国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方面的领军企业。
目前,安阳高新区拥有各类科技人才2万余人,政策吸引落户高端急需紧缺人才7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管专家、河南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239人,其中合作引进院士16人,国内行业领军人才8人,重点研发计划专家10人,长江学者1人,为安阳高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库保障。
营造优良生态
做强双创“朋友圈”
为抓好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蝶变转型,近年来安阳高新区相继实施“企业服务110”“助企服务员”“万人助万企”等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在增资扩股、扩建产能、科研开发、申报高企、上市融资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充分调动企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让传统企业“活”起来、“新”起来。
中小企业如同社会经济中的毛细血管,是区域经济状况的重要表征。2022年3月,安阳高新区创立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金融供给与需求脱节等问题。例如,安阳市一家陶瓷有限公司遭遇融资难,该企业负责人登录该指数平台后,一个月就拿到750万元贷款授信额度。该平台上线运营一年多来,安阳高新区已认证企业1298家,上线金融产品15个,促成融资额1.11亿元。
作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安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深度助力企业与国内重点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组织企业对接西安交大、北京机床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余项,帮助相关企业成功研制开发adg系列高速车床及车削中心、cx系列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ck9555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活塞加工变椭圆车床、adgm系列高速精密数控车床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数控机床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安阳高新区对企业的服务无微不至,是企业创新创业的福星。企业与高新区管委会的关系可以用‘坚如磐石般的信任,亲如兄弟般的友谊’来形容!”安钢冷轧副总经理李红星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阳高新区将继续秉持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紧紧围绕装备制造和先进钢铁材料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大数据融合创新未来产业等进行超前谋划,聚力打造“中国棉都”、先进钢铁材料“一软一硬”两大产业,以更为强大的集聚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河南、现代化安阳做出新的贡献!